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19:56 点击次数:99
图片
距离夏至还有一个多月,到那时,生于冬至的夏枯草就枯萎了。
冬至日,阴极之至,阳气始生。
夏至日,阳气最旺,其后阴气始生,阳气衰退。
生于冬至,枯于夏至的夏枯草,经历了自然界阳气生,以及达至顶峰的过程,为纯阳之草。
又禀冬天的气寒,清热泻火。得春天升发阳气,让人体的阳脏:肝,站上台前,把肝中的郁火消除,使肝气得以舒展,
而肝气郁结是会产生与肝相关的结节类病症如甲状腺肿大,淋巴结核、乳腺增生症等的。所以夏枯草用它的纯阳,战胜结节这类阴邪,是有名的散结草。
中成药复方夏枯草膏,
采用夏枯草为主药,散结消肿止痛。用于甲状腺肿大、淋巴结核、乳腺增生症等结节类病症,这在中医被称为瘿瘤瘰疬等。
组成:
夏枯草 2400g ,香附(制) 100g ,
甘草、 陈皮、 桔梗、 川芎、昆布(漂)各 30g
僵蚕(麸炒) 、白芍(麸炒) 、当归 、浙贝母、 玄参、 乌药各 50g
红花 20g (剂量供参考)
肝经结节的产生,肝火肝郁是主因,由其引发一系列的连环事故:气血的不顺,痰浊的凝滞。正是这些邪浊沆瀣一气,才产生了完全意义上的结节。
所以本方在用夏枯草总揽大局后,又从气血痰瘀的角度来散结止痛。
治痰先治气,治血先治气,气顺痰才散,血才行。
治气的中药有:
香附,陈皮,川芎,乌药。
辛味儿是治气的关键 ,故四药均辛香,从不同的角度来调畅气机。
肝气的调畅需要脾运化水谷精微供应,肝气的不畅或肝火旺盛,又会导致脾脏功能失调。所以肝脾相爱相杀,肝气不顺脾气也不见得顺。
香附以疏肝解郁,理气调中,把肝脾不顺的气机理顺。
肝主升发,肝气的调畅不仅需要脾气的顺畅,还需要肺气的降与其形成升降循环。
陈皮理气,不仅理脾气,还理肺气。
川芎则直接在肝胆中,行肝所藏血里的气机,使肝血与肝气都活跃起来。
乌药的运用,则是因肝气的调畅需要五脏气机的通力合作。乌药把肾中的寒气散了,并入肺宣通,入脾宽中,疏散寒性凝滞导致的胸腹气机不通。
治血的中药:
白芍,当归,川芎,红花,玄参。
白芍养血,当归补血活血,川芎能行血中之气,使血液不滞。红花更增强活血祛瘀的力量。
而玄参,是凉血的,避免肝郁化火使血热,且其滋阴生津之功,一能防肝郁化火伤津,二能调节血液浓度。
消痰浊的中药:
陈皮,桔梗 ,甘草,僵蚕,昆布,浙贝母,
脾生痰,肺贮痰,陈皮理肺脾气的时候,从根源把痰浊也燥化掉。
桔梗甘草,常合用于消肺中的浓痰。肺里的痰浊消了,可让邪无依附,也是从根源消痰。
甲状腺肿大、淋巴结核、乳腺增生这类结节,均使病位的组织显得僵化。僵蚕,以僵治僵,所用方式,是以其咸味,软坚散结,尤能消形成坚结的痰浊。
昆布生于海中,善于利水消肿,又以咸味能软坚消痰,寒性能泄热,避免热邪熬炼津液成结节。更以色青入肝,把肝经的结核增生肿大等消散。
浙贝母以清热,化贮痰之器肺中的痰,又能化肝经郁火熬炼津液形成的痰火瘰疬结核。
诸味治气治血治痰,共成复方夏枯草膏,共同清火散结,消肿止痛。
方下介绍:用于瘿瘤瘰疬,结核作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